最大的甲龙——甲龙

作者 动物世界 浏览 发布时间 13/05/17 点击评论

最大的甲龙——甲龙

  四足行走,植食性,躯体扁平,几乎全被骨甲所w盖,后肢略长于前肢。头骨大,因被骨甲覆盖,各骨间缝合线不易辨认。无眼前孔。下领较高,牙列成单行,每侧至少16颗牙,牙齿扁平细弱,齿冠具边缘锯齿构造。部分尾部常有锤状末端。指、趾末端为爪蹄状。
  甲龙类是恐龙家族中非常奇特的一支,它们又被称为“坦克龙”、“防弹武僧”。不过,这里的防弹武僧不是身披风衣、手持双枪的发哥,而是恐龙时代的甲龙—一种强悍的植食动物,它凭借身上一整套堪称完美的防御设施可以同最残暴的掠食恐龙相抗衡。
  年,美国古生物学者布朗命名了一种名为大腹甲龙的恐龙,属名原意为“结实”,模式种名为“大腹”(取很宽之意),这个名字很好地道出了甲龙与其他恐龙的显着区别。大腹甲龙的体形非常巨大,一些古生物学者估计它可能长达9米,是甲龙类最大型的成员。但最新一项关于甲龙体形的研究显示,通过对不同个体甲龙重组,大腹甲龙并不像以前推算的那般巨大,长约7.25米,阔1.5米,高1.7米,整个体形扁平而宽阔。
  甲龙堪称是恐龙时代最强悍的植食动物,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它那身复杂的甲板及其排列,它们由成千上万个如一分钱硬币大小的皮骨板以及直径数十厘米的甲板组成,这些甲板覆盖着坚韧的角质层,嵌人皮肤之中。这套系统有点类似于现生的鳄鱼,但甲龙的要进步得多。较大的甲板在甲龙的颈部、背部及臀部横向整齐排列,而细小的甲板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甚至连眼睑上都披有甲板,真可谓武装到了极致。凭借这套堪称完美的防御设施,甲龙同白噩纪残暴的肉食性恐龙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对甲龙甲板的研究中,古生物学者不断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德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甲龙的甲板是由无数的胶原质以3D的模式编造在一起的,有着复杂的显微组织。虽然过了上亿年,但甲龙甲板上的胶原质显微结构依然清晰可见。如果把这些胶原质变成芳纶布纤维,就成了现在的防弹背心!这样的防弹背心不仅轻便坚韧,还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吸收冲击的能量,将其分散转移到其他纤维中去。这种转移发生在冲击与纤维的“交叉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钝伤”。有趣的是,甲龙不止拥有类似于防弹背心的装甲,它还有纯装甲与另外一种类型的装甲。后两者目前正在研究中,我们仅知道,这三种装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由哈氏系统(骨结构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哈氏系统是由中央管及其四周的密集板状组织构成)进化而来。
  甲龙的锤状骨处于尾巴的最末端,呈双蛋形,保守估计其重量能达千克。这个尾锤并非实心,而是有孔的,这能在保证攻击力的同时又有效地减重。“流星锤”的攻击性取决于其“锁链”的强度与灵活性。甲龙尾巴上的肌腿已经骨化,并与尾椎、腰带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骨锤则与尾巴最末7节尾椎结合在一起,这种构造使甲龙的尾巴在水平方向上的灵活性大为提高。当甲龙使用尾锤时,应该是以左右摇摆的扇面攻击为主。
  通常,我们都认为甲龙的尾锤是作为武器来使用的,但曾经有个别古生物学者提出,甲龙还可以高举着尾巴一一使它看起来像是恐龙的小脑袋,然后躲在鸭嘴龙群之中作拟态状。这不失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假说,但认真想一想,甲龙躲在鸭嘴龙群之中对它们并没有什么好处,你说呢甲龙是如何进食的呢长期以来,我们一看到恐龙满口的同型齿就先人为主地认为它们以吞食为主,难以咀嚼。后来,鸟脚类(如鸭嘴龙)那复杂的牙齿结构让我们对此观点有所改变,但对于其他恐龙依然难消偏见。最近,古生物学者仔细观察了甲龙的领骨构造和牙齿磨损面后惊奇地发现,甲龙的进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纵向研磨,其牙齿上的磨痕也非源自于牙齿与食物之间的摩擦!那么,甲龙的进食方式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以甲龙中的包头龙为例来一探究竟吧包头龙生活在晚白垩世,是最后期的恐龙之一。它的上齿列由一些相当小的牙齿组成,并牢牢地嵌在上领骨中。这些小牙齿并非笔直,而是有一定的弯度。相比之下,包头龙下齿列的牙齿比上齿列的更加弯曲。也就是说,包头龙的大口中有着上下两排宛如弯月的短小牙齿,这种牙齿的构造适合于咀嚼植物。进一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包头龙的牙齿,可以看到其毗邻牙齿间的齿面上有研磨的痕迹,但最出人意外的是,这些粗糙的微型磨痕竟平行于齿列,而非纵向研磨产生的纵向痕。可见,包头龙粉碎食物的方法采用了平行于齿列方向的粗糙切割,也就是说它们的咀嚼方式是横向的,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纵向研磨。包头龙牙齿上明显的磨痕以及锋利的边缘也表明,它上下两排牙齿的摩擦要比牙齿与食物之间的摩擦更多。也就说是,包头龙牙齿上的磨痕大多源自于它自己的磨牙。
  逐渐深人的研究告诉我们,包头龙的进食方式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领部运动模式,是一种依靠下排牙齿和上排牙齿相互牵拉摩擦的双重用力机制,这个机制的着力点主要位于齿列的后方。整个冲程表现为一种缩进方式,包括下领骨的双边及中间的轴向运动。同时,为了调节齿列的形态,包头龙齿列的用力机制还必须轻微地向中间移动,这种移动主要依靠方骨关节的轴向运动来实现,并由齿骨一前齿骨的移动来辅助。于是,包头龙成为第一种被发现的拥有复杂领部运动的覆盾龙类(包括剑龙和甲龙两大类群),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甲龙的进食方式打开了一扇窗口。
  就这样,甲龙按照它特有的方式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白垩纪公园,不过厚厚的装甲可以帮它们抵抗敌人,化险为夷,却不能帮它们逃脱整个恐龙家族灭绝的命运。随着晚白垩世的恐龙大灭绝,甲龙也和它的众多同族一样,彻底告别了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现在我们所能找到的,只有它们巨大的皑皑白骨。在这些化石上,曾记载了多少故事,记载了多少生命的悲歌。看着这些化石,当年甲龙用装甲抵御强敌的生动画面仿佛又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清晰,那样真切。
 







动物世界群号:28964334 动物讨论群号:105971422 鬼故事群号:73813629 联系QQ:572223115@qq.com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联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
本站动物世界视频和文章都来源于互联网多数为原创,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2006-2009 Powered By DW20.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15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