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龙又名优头甲龙

作者 动物世界 浏览 发布时间 13/03/09 点击评论

包头龙

包头龙

  包头龙属(Lambe,1910)是甲龙科下的一个属,又名优头甲龙,是甲龙科下最巨大的恐龙之一,体型与细小的象相若。它亦是甲龙下目中有最完整的化石纪录,包括它的尖刺装甲、身体低及巨大的棍棒尾巴。
  在甲龙下目中,只有多智龙及甲龙是较包头龙为大。包头龙约有6米长及重吨。它的身体阔2.4米,身体低及四肢短。后肢比前胶大,四肢都有像蹄的爪。
  于19%年,在玻利维亚苏克雷发现了甲龙类的脚印,估计包头龙是以一般速度行动。
  它的头颅骨像其他的甲龙下目是扁平、厚及呈三角形的,只有很小的空间存放脑部。口部是有角的咏,牙齿很弱小及像钉子。它的颈部很短。

包头龙外型
  包头龙类的整个头部及身体都是由装甲带所保护,不过却仍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它是首个甲龙下目与其装甲一同被发现,这些装甲更可以夜盖其眼帘。
  每一个装甲带是由嵌人在厚皮肤上的厚椭圆形甲板组成,皮肤布满只有10一巧厘米的短角刺(像鳄鱼)。除了这些角刺外,包头龙的颅后亦有大角。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包头龙棍棒尾巴它的尾巴末端是一个骨质的棍棒。尾巴有发达的肌肉,棍棒可以随意的向两边挥动来防卫。
  重装甲下由很多骨头融合起来支援。脊椎与肋骨合并在一起,在臀部的几节脊骨则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棒子。尾巴是由硬化的组织组成,与尾骨结合在一起。


包头龙生活环境
  包头龙生活于8500 -6500万年前,上白平纪坎帕阶至麦斯特里希特阶。
  包头龙是草食性的恐龙。它的鼻子结构复杂,可能它的嗅觉很灵敏。四肢很灵活,有可能用作挖掘坑洞。由于牙齿很弱小,故它们可能只吃低身的植物及浅的块茎。
  由于所有骨骼在发现时都是分离的,一般估计甲龙下目都是独居的。但是于年发现22头绘龙幼体族群后,可见包头龙亦有可能是,或最少是在幼体时以族群生活。
  包头龙只有腹部是没有装甲的。就像箭猪一样,要伤害它就必须将它反转。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进行的恐龙骨骼研究支持这个观点,显示在鸭嘴龙上有很多咬痕,而甲龙下目则没有。有推测指包头龙的灭绝是因暴龙强劲的颚骨力量。狩猎包头龙是很危险的,因为它的尾巴一摇就可以造成严重的伤害。


包头龙分类历史
  古生物学家劳伦斯·赖博(Lawrence Morris Iambe)于1902年发现首个包头龙的标本(即完模标本),并命名为“Stereocephalus。但是这个名称已被使用,故于年更名为包头龙。这个名字在很多时都被误拼。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甲龙。
  模式种是E. tutus。第二个物种是E. acutosquameus,是于1924年被发现。
  虽然两个物种的尾巴棍棒形状不一样,但它们却有可能是属同一物种。一些被认为是多智龙及甲龙的标本,亦有被指是属于包头龙。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及美国蒙大拿州一共发现了超过40头包头龙的化石,使得它成为最多资料的甲龙下目。这些化石包括巧个头颅骨、牙齿及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连同装甲。
  特别是尾巴棍棒最为普遍。
 







动物世界群号:28964334 动物讨论群号:105971422 鬼故事群号:73813629 联系QQ:572223115@qq.com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联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
本站动物世界视频和文章都来源于互联网多数为原创,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2006-2009 Powered By DW20.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15983号-1